专家讲专业
大家谈统计

专家讲专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大家谈统计> 专家讲专业
袁卫: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65周年院庆讲稿
时间:2017-10-26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在这里庆祝我们统计学系成立65周年,同时也是我们“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建立25周年。这样美好的今天更应该是感恩的日子。刚才贺耀敏副校长谈到了人民大学的一些老先生,比如李景汉、吴景超、戴世光等五、六十年代在统计学系任教的老先生。我在这儿要特别怀念的是1978年复校之后仍然在校任教的老先生。上世纪80年代,王文声老师比较早地离开了我们。90年代以后,郑尧、徐向新、韩嘉骏、刘友津、徐前、高庆丰、戴世光、崔世爽、周复恭、徐云芳、林懋美、于涛、尹德光、袁寿庄、王丽媞等老师陆陆续续地走了。现在还健在的有唐垠、马宝贵、彭镜秋、倪加勋、顾岚、于秀林、孙学范、郭善祥、吴喜之等老师。这些老师们为我们人大65年的统计教育和25年来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中国统计教育的回顾

中国统计教育回顾起来大体上有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清末到民国(1902-1951),是我国统计学科初创的阶段。这个阶段概括起来是统计教育的起步阶段。我们开始是在学习、借鉴日本和欧美的统计教育,在此阶段我们大体上与日本和欧美是同步的。1898年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立,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章程里面就规定仕学馆正式讲授的11个科目包含统计学课程,这是官方最早确定的统计学科目。最早的统计学教材,我们查到的是1903年,日本学者横山雅男先生所著的《统计讲义录》。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不断派出学者去欧洲,特别是向德国学习,德国的社会经统计学派对日本有很大的影响。

随后清华学堂的一批批学生赴美国留学,紧接着就有大量的欧美统计教材和著作被引进来。我国最早设立统计系培养人才可以追溯到1938年,在复旦大学和中央大学设立统计系。这两所学校当时都在重庆,当时复旦大学的统计学系主任是法国留学回来的李蕃。1946年,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国立上海商学院设立统计系,专门培养统计学人才。

这段时间在国际有影响的中国学者,我们大家都知道许宝騄先生。许先生1933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先在北京大学任教,1936年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学习。1938年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了PhD,1940年又获得了科学博士学位。他在这一段时间和以后一段时间,在一些领域做出了世界级的贡献。后来回到西南联大教书,抗战胜利后1946年受邀前往美国讲学。1948年,许先生年仅38岁就当了院士。当时数学学科院士只有五位,包括姜立夫、许宝騄、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1955年许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唯一一级教授。虽然许先生去世比较早,但他为我国的数理统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一段时间的人物还有很多,较有影响的有:朱君毅和金国宝,他们分别上世纪20年代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心理统计学博士和统计学硕士学位。当时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就可以聘为副教授,工作一两年后,做出贡献很快就聘为教授。他们回来之后,曾在复旦等学校任教。这两位统计学者除了他们编的书在民国时期成为主要教材,都曾经在国民政府的统计部门任职。那个时候统计局的工作是专业岗位,聘了很多留学归国人士。

薛仲三先生,是1943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后任复旦大学统计学系主任。戴世光老师,1936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

第二个阶段由解放初一直到文化革命结束(1951-1978)。这段时期的特点是受苏联的影响,一边倒地学习苏联,建设我们的计划经济。有些专业未必受到很大影响,但是统计学作为一个学科来讲,是受苏联影响比较深的。这段时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统计学本来是一门学科,由于受苏联的影响,人为地割裂分为了两门。数理统计属于数学,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在当时的主要的特点是因为它有阶级性和党性,人为地将统计学分为两个学科对当时的统计和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1年,在全国财经统计会议上,时任计委主任李富春说:“我们要实行国家的管理与监督,不能依靠资产阶级统计学,而只能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的,以马列主义所武装的统计学”。结果是解放前讲授过欧美统计课程的老师都要做检查,包括戴世光先生。我早期在北京图书馆查阅资料,看到了戴世光、邹依仁他们在50年代写的检查,自我批判资产阶级的统计思想。1951年三反、五反运动中,在全国范围内对英美统计理论进行批判,当时有一本勾适生先生编著的统计学原理首先被批判。

人民大学在这段时间,1950年统计从本科生、专修生一直到研究生,第一批全招了。当时人大统计的专修生一年学制,研究生两年,本科生三年。在50年代初,苏联派专家尤其是社会科学的专家到中国来,其中统计学到人大来了三位教授。廖佐夫编写并讲授了《统计学原理》。1954年后,有一本书对中国影响很大,就是由苏联27位统计学家编写的《统计理论》,书后还附有关于统计学是有阶级性的社会科学的决议书。人民大学在50年代是一个工作母机,全国财经类老师都要到人大来进修,人民大学的教材就成为全国的教材。统计学中最有影响的是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合编的《统计理论一般问题讲话》和1962年编写的《统计学讲义》。这个讲义一直用到了改革开放之初,我1978年初入学的时候新教材还没编出来,我们就参考这本讲义。

在这个阶段,1956年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北京大学成立了第一个概率统计教研室,从数学系里面将概率统计独立出来,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时候许宝騄先生任教研室主任,中科院的王寿仁、张里千,中山大学郑曾同、梁之舜被借调过来协助许先生,学员包括北大34名数学系学生,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各选了10名学生,还有全国各地的老师共七、八十人参加这个班。该班培养了全国最早一批数理统计人才,很多人都成为后来各个学校的骨干,张尧庭老师当时是这个班的助教。这是我国解放后首个数理统计教育项目。

第三个阶段(1978-今),上世纪80年代是对我们过去的统计教育和统计学科拨乱反正、重新思考的时期。1977年恢复高等教育,统计专业招生只有厦门大学、天津财经学院、东北财经学院、山西财经学院、北京经济学院等几所学校招生,人民大学由于校舍不具备条件,当时只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党史三个专业招生,没有招收统计学专业学生。1978年,国家统计局在四川峨嵋召开了全国统计教学科研规划座谈会,规划了十三本教材,包括统计学原理、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和部门统计等。

戴世光先生在1978到79年间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积极发展科学统计学,为我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另一篇是《实践是检验统计科学的唯一标准》。他认为统计科学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一门,就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统计学,我国的统计教育应该只有一门统计科学。政府统计工作因各国国情不同而不同,本身不能构成独立的统计学。到底是一门统计学,还是长期存在的两门统计学,引起了全国统计学界的大讨论。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人不赞成这两篇文章,引起了长达数年的大讨论。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讨论,恰恰是大讨论推进了我们统计教育的改革。在此大讨论的基础上,统计学科的发展有三件大事,或者说三个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是1992年国家标准局把社会经济统计从经济学里独立出来,成为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并列的社会科学学科,直接的变化就是在社会科学基金里成立一个单独的评审组,这是建设我们大统计一级学科的第一个里程碑;第二个里程碑是在1998年,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里将统计学归入理学门类,成为独立的学科类(相当于研究生目录的一级学科),各高校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分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或者经济学学士学位;第三个里程碑就是研究生目录,在2012年把经济类的“统计学”和数学类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合在一起,称为独立的“统计学一级学科”。这三件事情使得我们统计学科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类。

看看我们高校本科统计学专业开设的情况,在1977年刚刚恢复高等教育的时候,我们理学类统计学专业还没有招生。到1979年社会经济统计专业有19所学校开设,到了1985年就增加到80所左右,这段时间发展很快。到1985年数理统计开始招生,我们看到理学类统计招生的院校一直到2005年左右都是缓慢增长态势,20年左右时间才有70多所招生。从2005至2015年,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从70多所到200多所。在这个阶段里,全国很多地区的师范学院从原来的专科升成本科,升成本科要办新专业,师范学院有比较强的概率统计老师,而统计学容易招生、分配很好。

经济类统计专业,在90年代初时,已经有110多所招生,到上世纪末反而减少了不少,主要是受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面深化改革的影响。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面对外开放使得一些带“国际”字的专业火了起来,比如“国际经济”、“国际会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而当时传统苏联模式的统计学专业招生非常困难。有一些学校减少或者停招了统计学专业,改招“会计”或者带“国际”字头的专业。这一段时间是我们经济类统计学专业的低谷时期,新世纪之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

2012年新的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后,统计学的本科类就分成了三个专业,其中“经济统计学”授经济学学位,”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授理学学位。到2012年的时候,统计三个专业的项目数,大概已经超过了三百所,在三百五十所上下,我估计到这几年又增加了一些。

研究生的情况。在2012年新的研究生专业目录颁布后,新的统计学一级学科进行了一次对应调整,原来在“应用经济学”的二级“统计学”博士点可以调整为“统计学一级学科”。同样,原来在“数学”下的二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也可以调整为“统计学一级学科”。调整之后我们有57所学校有“统计学一级学科”,还不包括医学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博士点单位18所高校。57所高校是什么规模?全国当时有110个一级学科,在110个一级学科项目最多的博士点就是“管理科学与工程”87个,“材料科学”与“生物学”80个,“数学”、“化学”这些基础学科有60多个,从学校学科点的规模来讲,统计学的57所排在第9位,已经进入到前十。我们规模已经做得比较大了,接下来我们要努力加强的就是培养质量。今年又会有新的统计一级学科授权点。


二、中国人民大学统计教育的回顾

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命名组建,统计学科当年就招了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修生。当时专修生为一年学制,1951年有71名专修生毕业;研究生两年学制,1952年有13名研究生毕业,1953年又有5名研究生毕业,包括韩嘉骏、徐向新、黄孟藩、钱伯海老师等;本科生当时是三年学制,1953年有23名本科生毕业。这些研究生和本科生很多都分配到各个财经类院校,后来成为统计学科的骨干。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人民大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到了统计教育摇篮的作用。整个五、六十年代,我们一共为国家培养了1081名本科生,117名研究生,1604名专修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大学停办了八年(1970-1977)。人大教工1969年先是到江西余江县五七干校,1973年回来之后我们统计的主体力量去了北京经济学院,个别老师也有到北师大和清华的。1977年人民大学恢复办学后,老师们才陆陆续续回到学校。由于当时人大校园还被二炮占用,只招了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本科专业,学生开始在北师大上课。改革开放之后,人民大学统计学科积极地探索改革和发展。1985年之前招的全是文科生,后来我们不断增加数理统计方法的内容,越来越感觉到文科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够。1985年后文理兼招,但有些方法课由于学生数学差距大,又不好上。最后从1995年改为全部招收理科生,这是我们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

1986年和1990年,徐前老师和韩嘉骏分别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三批和第四批博士生导师。1992年在全国统计学科低潮时,别的学校停办统计专业或者改招别的专业时,我们没有动摇,坚定地办好统计,新增了“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1995年我们设立了北美精算学会的精算师考试中心(SOA),1998年我们新增了“概率与数理统计”硕士点,2000年建立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统计研究中心”。2001年我们统计学科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学科。这里要说明的是,1989年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评全国重点学科时,当时经济类统计学科只有厦门大学一所,我们不是。这是我们人大统计老人们心中的一个结。后来我们了解到,不是人大统计学科不够水平,而是当时国家教委给各校下达申报名额,人民大学没往上报统计,我们失去了成为全国重点学科的一次机会。2006年我们设立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硕士点,2007年教育部经济类二级统计学科排名第一,2012年教育部一级统计学科排名第一。

(这里是几张老照片,韩老师,李老师,这张是1987年我们在人大统计学院合的影;这张是1988年统计系教师合影。再往后翻,这张是1990年,当时在北京开亚运会,可以看到戴老师,韩老师都在;这张是1992年10月40周年系庆会场。这张也是1992年10月份,40年系庆的时候,可以看到戴老师,钱伯海老师。当时我们还办了一个40年的展览。)

下面再说说人民大学在中国统计教育,特别是在经济类统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1978年刚刚复校,统计系有三个教研室,分别是综合统计教研室、专业统计教研室、统计研究室。综合统计主要是统计原理和经济统计;专业统计是工业、农业、商业统计等;统计研究室,当时没叫数理统计研究室,在1978年数理统计这个名字还比较敏感,这个研究室实际上就是研究国外的统计,包括国外的核算等。

在“大统计”和“统计一级学科”的建设进程中,我们人大统计是开创者和主要推动者。1994年8月,由我们组织,以国家统计局教育培训中心的名义在人大第二招待所召开了首次“大统计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讨论由我和张尧庭老师起草的一份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的建议草案。北师大严士健、北大陈家鼎、中科院冯士雍、南开大学吴喜之、复旦大学郑祖康、西安统计学院贺铿等参加会议。事后国家统计局培训中心以1994年培训48号文件形式发了纪要和讨论稿,题目是《关于“大统计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纪要(讨论稿)征求意见的函》,这是第一次正式对外宣传“大统计”。当年10月份,在西安统计学院由贺铿院长组织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这两次会议对后来的大统计和一级学科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4年提出“大统计”后,我们又有一个想法,就是为了促进中国统计学会、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和中国现场统计学会的联系与合作,想建立一个协调组织,叫做“中国统计科学联合会”。1995年3月7号在六里桥统计局研究所,由我主持(我当时是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统计学会张泽厚秘书长和随胜利副秘书长,概率统计学会的陈家鼎副理事长和冯士雍秘书长,现场统计学会的杨振海副理事长和陈忠琏秘书长参加,研究推进大统计和统计一级学科事,并一致同意1996年组织一次三个学会合开的统计联合会议。虽然后来“统计科学联合会”没有继续下去,但我们一起组织了1995年泛华统计学会香山会议。1996年10月份,我们三个统计学会成功地在桂林召开了一次联合学术讨论会。

2010年我们牵头建立了“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2014年牵头建立北京五校大数据分析硕士平台。


三、中国统计教育的展望

统计学是数据科学,是做数据分析的。我们看一看数据形态变化的历史,大概就可以判断出统计科学的走向。就金融来说,有了公司的数据就有了“公司金融”,有了市场价格的数据就有了“资产定价”,有了个人消费行为的数据就有了“行为金融”,有了互联网的数据就有了“互联网金融”。今天的数据越来越多的是互联网数据,即大量的音频、视频、图片、照片、文本等非结构性数据,所以一定会有处理这些数据的方法,就是数据科学。

2016年美国《财富》杂志对美国市场上各种研究生学位在就业市场上受欢迎程度进行排序,以薪酬、未来该学位需求增长率、对该学位的满意度以及工作压力作为四个分指标。不管是生物统计还是统计的硕士、博士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在所有的学位中名列前茅。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统计学专业一定会有非常美好的前景。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的人才十分紧缺。从2014年开始我们和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起联合培养大数据分析硕士。2016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今年第二届毕业。我们原计划培养三类人才,即算法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和数据分析师。从统计学科的角度,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优势在于培养数据分析师和数据挖掘工程师。

通过对前两届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分析,大约有50%的毕业生被聘为数据分析师和数据挖掘工程师,而且都是阿里巴巴、京东、百度、腾讯这样的大公司。与此同时我们还有30%的毕业生受聘为算法工程师。过去我们觉得算法工程师只有计算机专业毕业学生才能胜任,现在看来,只要我们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我们统计专业为主也可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这两批毕业生中还有10%到15%去了金融部门,成为量化分析师。

从全国来讲,教育部大力支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本科专业的设立,2016年批了3所学校试办,今年新批了32所高校,包括人大、复旦等。今年新申报的听说有260多所。这种井喷式的新办专业数量说明它有巨大的社会需求。统计学科的历史不长,美国统计学史专家Stigler教授和陈希孺教授都认为统计学科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算起来也就八十多年的历史。这和物理、化学、数学、哲学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相比,统计学还只是一门新的学科。年轻的学科恰恰是最有生命力的学科,计算机学科的历史比统计还短,但是它发展的趋势十分迅猛。我相信在大数据时代,只要我们能够抓住社会的需求,并不断改革完善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统计学科一定有着辉煌的未来。

最后衷心感谢那些为人大统计学科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的前辈们,以及现在仍然辛勤地奋斗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袁 卫            

201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