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关于深入推进高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首都高校“十二五”期间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方案》精神,深入开展我校“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依据《首都高校“平安校园”创建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标准》),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经验和“平安奥运”工作成果,以“平安校园”创建为抓手,理顺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工作体系,形成整体合力,进一步提升安全稳定工作实效和水平,满足广大师生员工对平安、和谐、稳定校园的新期待,为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保驾护航。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巩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单位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安全稳定工作格局,健全完善机构人员齐备、责任措施落实、管理服务到位、组织保障有力的安全稳定工作体系,促进校园平安和谐。
1.大事不出。要求做到“六个坚决防止”:坚决防止发生校园暴力恐怖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坚决防止重大失泄密案件。
2.小事减少。努力防止各类敌对势力针对高校的渗透破坏活动,减少影响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减少师生违法犯罪活动,减少各类涉校矛盾纠纷及由其引发的不安定事端,减少一般安全事故。
3.管理有效。安全稳定责任制严格落实,校园综合防控体系科学严密,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教学、科研、生活等各项工作运行有序,校园思想文化阵地、学生社团和各项活动管理有效,师生安全防范和维护稳定意识不断增强。
4.秩序良好。经常排查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防止、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突出问题,校园治安、交通和环境秩序良好,广大师生员工思想情绪平稳,安全感普遍增强。
(三)工作原则
统筹兼顾、夯实基础、注重长效、服务大局。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放在学校全局工作中统筹推进,整合各方面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政策措施、技术装备和经费投入。注重把握工作规律和特点,总结工作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校园的长治久安。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迎接市委教育工委的全面检查,学校党委决定以中国人民大学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我校“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充实领导力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一)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如下:
组 长:靳 诺 陈雨露
副组长:张建明 查显友 吴付来
(二)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部署、落实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工作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
创建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成员及职责分工见附件2)。
(三)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组织机构,根据创建工作方案落实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形成以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各单位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创建内容
重点抓好六大体系建设:
(一)整合优化学校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对安全稳定工作的领导和统筹。一是健全完善校院(系)两级安全稳定工作领导机构。二是积极探索推进高校保卫部门改革,着力推动安全保卫、应急、综治、信访工作机构的有效整合。三是大力加强安全稳定工作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职能部门、二级单位三级安全稳定工作队伍,强化学工、网管、后勤三支工作力量,加强培训和保障。四是深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稳定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二)健全完善学校维护稳定工作体系,巩固和发展校园持续稳定的局面。一是健全情况信息搜集研判机制。二是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三是不断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四是建立完善平战结合、注重常态的维护稳定工作机制。
(三)建立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全力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一是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纳入决策程序,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二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重视做好学校信访工作,定期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分级挂账销账和领导包案制度,加大对重大矛盾和疑难问题的攻坚力度,有效防止问题积累和矛盾升级。
(四)建设校园综合防控体系,不断提高整体防控水平。一是持续推进科技创安深化工程,加强技防设施设备建设和值机人员上岗培训,加大经费保障和制度措施落实力度。二是完善以网格化、等级化为核心的校园综合防控模式,进一步明确网格管理的责任人员和职责任务、细化不同防控等级的划分标准与响应措施,推进管理防控工作精细化。三是建设“平安校园”管理服务中心,建立集综合值班、师生求助、消防报警、视频监控、远程会议、应急指挥“六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信息系统。
(五)完善校园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不安定因素。一是深入开展法制教育与安全教育,以法律基础课为主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完善安全教育的内容和体系,丰富安全教育的途径和形式。二是全面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与综合治理,加强学校秩序、消防、交通、安全生产、饮食卫生、危险物品、大型活动管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三是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络管理,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管理队伍建设,完善网络违法有害信息处理和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四是做好学习、生活、心理等困难学生群体的服务管理工作。五是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六)健全完善校园应急处置体系,提高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一是健全完善学校应急处置体系,修订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健全应急队伍,配备应急物资,开展应急培训,组织应急演练,落实值班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二是积极预防、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加大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加强对涉校群体性事件特点规律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工作预案、处置程序和处置原则,强化对安全稳定工作队伍的专题培训。
四、工作安排
创建工作分为六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措施和任务分述如下:
(一)研究部署、制定方案阶段(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明确工作思路。“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提出学校创建工作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组织领导、时间安排、主要内容等,明确任务分工。
(二)固本强基、基础建设阶段(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
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根据《基本标准》,以每年为师生员工办好20件实事计划(1320行动计划、1420行动计划)、后勤保障系统精细化管理工作试点和校园环境综合治理等为契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稳定队伍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排查体系,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各项基础工作,为2015年迎接“平安校园”验收打下坚实基础。
(三)宣传动员、全面创建阶段(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
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召开全校动员大会,明确责任分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办公室协调有关部门,利用校园网、论坛、校报、广播、微博等媒体,不断扩大安全教育覆盖范围,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各二级单位对照《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于2014年11月28日前,将自查报告及近三年的支撑材料送至“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办公室。
(四)自查自评、整改提高阶段(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办公室根据各单位报送的创建工作自查报告,起草全校创建工作自查报告;邀请“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有关专家,按照《基本标准》对各二级单位进行模拟检查;根据模拟检查的情况,指导督促各单位查漏补缺,进一步整改提高;完成学校自评报告,制定迎评工作方案,做好迎接专家组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向市委教育工委申报达标验收。
(五)达标申报、迎接检查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4月)
“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向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申报验收,邀请市委专家组入校检查,做好迎接专家组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阶段(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
根据验收专家组的反馈意见,认真总结经验做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深化工作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意识。各单位要加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各单位要落实一名主要领导负责创建工作,并指定一名联系人专门负责与学校创建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日常联系及有关信息的报送工作。
(二)合理安排,稳步推进。各单位要按照学校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工作进度,要将创建和保障任务落实到具体人,确保每一项工作有人管、有标准、有反馈。
(三)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需要全校各单位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单位要按照学校要求,形成以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总揽全局,各单位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考核,落实责任。各学院党政一把手和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创建工作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对于在创建工作中未能按期达标或因工作不力、履责不到位引发重大问题、造成严重影响的,学校将实施责任追究。
附件 1.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2. 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及职责分工
附件1
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
成员名单
组 长:吴付来
成 员:黎玖高 吴晓求 郭洪林 郑水泉 杜 鹏
王宏伟 齐鹏飞 王 健 旋天颖 刘元春
刘凤良 宋大我 王 鹏 张晓京 顾 涛
白连永 张 卯 李 明 张 雁 关 伟
葛秀珍 孙华玲 费 佳 杨占武 沈晓春
李遵清 林建荣 彭 翊 李永强 武宝瑞
冯诗松
各学院党政负责人
附件2
中国人民大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
办公室成员及职责分工
为了更好地完成“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特成立“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办公室(设置于保卫处),成员名单及职责如下:
办公室主任:白连永 郑小敏
副主任:王金平 高燕燕 杨殊 李鹏 孟林
办公室拟下设五个专项工作组:
(一)综合组
牵头单位:学校办公室、保卫部(处)
协助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等
职责:负责相关会务、接待工作;负责创建工作小组及办公室保障工作;协调落实特色报告的起草工作;负责检查组入校检查时校领导汇报材料的起草工作;组织协调校内各部门自查自评等有关工作;负责相关展室及迎检场所的布置工作。
(二)宣传组
牵头单位:宣传部、保卫部(处)
协助单位:信息技术中心、校团委等
职责:负责创建工作过程中的宣传工作,利用报纸、网络、电台、展览等形式全面宣传我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成果和特色。
(三)演练组
牵头单位:保卫部(处)、学生工作部(处)
协助单位:学校办公室、宣传部、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后勤集团、信息技术中心、校医院、世纪明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
职责:负责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及专项预案,组织全校性应急演练;负责校园综合指挥平台建设。
(四)文字材料组
牵头单位:学校办公室、保卫部(处)
协助单位:各机关部处、学院、后勤集团、世纪明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
职责:负责迎评工作材料的汇总、整理工作;联系协调有关工作。
(五)物资经费保障组
牵头单位:财务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
协助单位: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后勤集团、世纪明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
职责:负责“平安校园”创建及迎评过程中各项物资和经费的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