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由统计学院学生会学术部承办的“创新杯”经验交流分享会在明德主楼930教室举行。本次分享会旨在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大致流程、注意事项及准备策略,从而在即将到来的第二十四届“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有更好的表现。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荣誉辅导员、统计学院教授易丹辉老师讲授“创新杯”学术比赛选题、调研等相关注意事项。同时邀请了两位在第二十三届“创新杯”竞赛中一等奖的获得者、统计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卓莹和梁洛铭分享他们关于“创新杯”竞赛的心得和感悟。
易丹辉教授分享了她关于选题、调研等方面的看法。她认为,一个合适的选题应当具备以下四要素:有实际意义和价值,自己有能力把握背景,数据便于采集,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调研过程中,应当制定合适量表、进行受访者甄别、采取合适的分析方法,使问卷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收集数据后,选取恰当的可视化图形加以展示,是使描述性分析锦上添花的重要步骤。
2019级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生李卓莹详细介绍了“创新杯”竞赛中的研究过程应当如何设计。她认为,在选题方面,要以小见大,将宏大的问题具体细化到大学生有能力解决的层面。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改进原有模型或避免使用单一模型来体现创新性与独特性;对于未学过的模型,如果决定使用,应当细致学习模型原理。她还建议在团队合作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团队氛围,共同克服研究道路上不可预测的困难。
2019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本科生梁洛铭着重介绍了在“创新杯”中需要运用到的知识储备与实操技能。他认为,为保证数据分析工作的有效进行,建议队伍里需要一些有数据处理相关背景的同学;在团队分工时,切忌大包大揽。他还建议,在分析和整理数据时应当保留源数据与文本数据,并记录每次清洗数据的原因。在寻找辅导老师方面,他认为,一个负责任的辅导老师对于推进研究进度有着重大作用,团队成员最好与辅导老师保持至少一个月一次的交流频率。
统计学院学术部负责人钟舒霏就11月中旬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发布的《关于第二十四届“创新杯”竞赛改革的说明》进行要点解读。她提到,改革之处包括:不再面向大一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开放参赛,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开设高等教育治理、青年研究、“千人百村”与“街巷中国”等专项赛,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指导等方面。她还建议同学们及时关注相关网站和公众号以获取最新信息。
在本次分享会中,主讲人们结合自身经历和经验,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创新杯”活动安排与改革政策的疑惑,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明确此类科研学术活动的目的、宗旨,明晰参加此类活动的大致流程、准备策略。预祝同学们在本次“创新杯”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