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
社会心态及大学生人才资本实证报告发布会顺利举行
时间:2018-12-03


  11月26日下午三点,社会心态及大学生人才资本实证报告发布会在明德主楼1030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学部咨询研究支撑中心执行主任赵兰香、北京双高国际人力资本集团首席知识官兼人力资本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王军宏、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孙凤、统计学院副院长李扬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统计学院教授赵彦云主持,各媒体记者和学生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统计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林诗雅代表课题组介绍成果。她介绍,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反映了大学生的学习风气、理想追求和精神状态,是大学生社会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本研究采用线下拦访、线上调查、面访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来自10个城市的16所高校,重点关注大学生社会心态及其对人才资本的影响,从人才目标、专业认知、国家政策认知及动向评价三方面出发,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和责任。



  赵文津、赵兰香、王军宏、孙凤四位专家对报告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统计学院教授赵彦云主持交流讨论会。




  赵兰香表示,这是她第二次参加社会心态及大学生人才资本实证报告发布会。本次报告着力关注价值导向对人才成长的影响、高技术对人才发展方向的影响与我国当前大学生人才资源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军宏指出,本次实证研究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人才评价具有辅助作用。他建议报告中对社会心态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延伸,探究在校大学生心态变化的缘由。他期待与统计学院课题组开展更多的合作。




  孙凤指出,对青年人心态的研究体现了课题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报告探究了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因素对社会心态的影响,体现了青年人不断学习、挑战自我的良好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赵文津指出,本次实证研究指标丰富,对社会心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高素质人才应具有高度的道德文明素质和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青年人应抓住机遇,自强不息。他建议报告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各类社会心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改善人才评价体系,引导青年人积极响应国家的发展需要。




  在提问环节,来自新京报等媒体的记者和参会同学就担当感的界定、分层抽样等问题进行了提问。统计学院副院长李扬和课题组成员林诗雅现场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社会心态及大学生人才资本实证研究充分体现了统计学子积极发挥专长、关注时事政策的社会责任感,课题组的同学在调查过程中不仅锻炼提高了自身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为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自2015年以来,统计学院研究生会联合统计调查协会先后组织了三次“社会心态”主题调查,研究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一批批的课题组成员在传承中创新,践行着“统观国策、计量民生”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