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年11月15日上午,首届全国高校研究生统计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全国高校学生创新统计联盟成员、全国高校统计学院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彦云教授致辞。他指出统计学科范围很宽,统计学在与其他学科(如法律、新闻、经济等)的交叉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搞好统计,描述统计不能忽视,数理统计基础要扎实,同时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衡量数学、统计、计算机知识在学习中所占的比重。各高校的统计学子应该加强交流,抓住时机,敢于挑战,显示统计学科的魅力。
来自各高校的8名同学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晏振的《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Random Sampling Regression Based on Mahalanobis Distance for Big Data》、中国科学院的吴思鑫的《基于高频数据的非平稳garch(1,1)模型的拟极大指数似然估计》、清华大学包京宇的《空间相依模型及其在大气环流仿真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蔺顺锋的《带相关结构的分层函数型混合效应模型的参数估计》,中央财经大学位雪丽的《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的Sign-TVP-SVAR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山西财经大学姜天英的《大数据指数是否可以替代统计调查指数?》、东北财经大学刘宁宁的《居民感知视角下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和重庆工商大学张敏的《基于多水平发展模型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尤进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甄峰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统计系苏宇楠分别对同学们的论文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论文的创新和成绩,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本次论文吸引了众多高校的统计学生前来参会,参会者在论文展示中相互切磋,增进了对统计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对统计研究领域的认知,取得很大的收获。
全国高校学生创新统计联盟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发起成立的社会公共平台联盟合作机构。一期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8所高校;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加入联盟。统计联盟旨在紧扣大数据时代脉搏,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提升统计学科社会影响力,发挥起全国高校统计学科建设平台联盟成员单位在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共创大数据时代统计协同创新模式。
文字:李雁翎
摄影:李宇轩
编辑:蔺则玮